4月13日下午,乐动平台_乐动网页版赞比亚区域国别研究研讨会在我校匠心楼三层国际处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余刚,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珩,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副主任宋凯,原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梁赤民等作为评审专家。我校党委常委、副院长周燕,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孟晴、谢丽杲,国际处挂职干部段媛媛,区域国别研究团队负责人占文锋及团队成员,国际处干事王瀛、郭潍嘉等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举行,会议由国际处副处长孟晴主持。
会议现场
首先,周燕副院长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我校国际化办学与“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与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周燕副院长指出,自2021年以来,我校组建了国内、国外研究团队,研究团队通过到兄弟院校调研学习、聘请相关专家讲学等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我校编写的赞比亚区域国别研究报告已初步形成。但由于团队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仍然是刚刚起步,经验不足,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修改意见以及下一步编写建议。同时,也希望未来能与北外、北二外、浙师大等高水平大学以及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等行业企业继续加强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文+职业技能”高质量发展。
我校赞比亚区域国别研究团队负责人占文锋教授做了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赞比亚职业教育合作历程与发展》(以下简称“研究报告”)的报告,对项目研究进展做了详尽的汇报。占教授依次阐述了研究项目的前期背景与准备、项目工作进展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随后,与会专家围绕研究报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研讨,并对下一步编写与出版提出修改建议。各位专家对研究报告的理论意义和引领示范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近年来我校为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所开展的开创性实践与探索。专家们从报告题目、章节设置、编写体例、案例研究、阅读感受、具体内容等方面给出了十分专业且细致严谨的修改意见。强调报告应多聚焦职业教育特色,进一步提炼总结开展“中文+职业技能”的意义,并表示将继续为我校研究报告的编写工作提供相关支持。报告编写团队聆听各位专家专业严谨的评审意见后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团队并根据专家们的意见,认真修改完善研究报告,争取早日出版。
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倾囊相授,就研究报告提出修改建议
与会人员合影
2019年,我校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合作共建了“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致力于打造北方校企协作机制,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各类培训,开发“中文+职业技能”相关教学资源,同时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等,其中开展赞比亚区域国别研究是基地的重要职能之一,旨在为赞比亚当地国际中文教育推广、驻赞中资企业、孔子课堂、鲁班工坊、中文工坊等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